15年里,他們一家子在村里搬了三次家,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,他們只能長期借住在別人家里。林延漢就是借住在別人家里出生的,如今,林延漢已經考上了大學。下面將要講述他們的生活遭遇。
父親幾乎喪失勞動力
因為生活貧困,林延漢的父親40多歲才結婚生子。
“由于自己沒有房子,我們只好長期借住在別人家沒有住的老房子里。”林延漢的父親說,由于老房子太簡陋,每到臺風天,村干部都要安排他們一家人轉移。他們先后搬了三次家,有一次搬家就是因為老房子有一間屋在臺風后倒了。
直到2008年征地拆遷得到一筆補償款,林延漢家才蓋起自己的房子?墒,他們才搬進新居半年,由于林延漢父親患眼疾,這家人再次陷入困境。
林延漢的父親左眼患青光眼,第一次手術沒有成功,后來摘除了眼球。為了治病,前后四次手術,花了三四萬元。左眼球摘除后,也影響了右眼視力及聽力。如今,林延漢的父親已幾乎喪失勞動能力。
“父親挑水去家旁邊的地里澆菜,兩趟就吃不消了。”林延漢心疼地說,“我回來,爸爸就會輕松一點。他洗衣服時,我就去幫他洗,煮飯也是我來煮。”
母親怕花錢不敢回娘家
林延漢的母親是貴州人,和丈夫年齡相差17歲。她嫁到廈門20多年,總共只回娘家3次。
“回一趟娘家要花不少錢,她舍不得回去。而且,現在這個家就靠她,一旦她回家,就沒有收入。”林延漢說,母親在工廠打工,一天工作十二三小時,有時要工作15小時,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,這是全家惟一的收入。
林延漢還告訴記者,他母親心里很苦,他經常安慰母親,說將來一定會讓她過上好日子。“前兩天晚上,我趴在窗臺上吹風,我媽走過來也趴在窗臺上,對我訴說了很多事,說著說著,媽媽就哭了。”
“平時他們很節儉,經常是吃稀飯配豆豉,用一周5天省下來的錢,到周末我回家時才煮好料吃。”林延漢一年才買兩三套衣服,而他父母的衣服都是別人送的。
因家貧他高二險輟學
林延漢很懂事。父親的眼睛第一次動手術時,醫生叮囑父親一天要躺在床上幾個小時,他就幫父親按摩,講笑話給父親聽,還搶著做家務活。
高二那年,林延漢差點輟學了。林延漢的父親講起這件事時,心情依然很沉重。他說,當時家庭十分困難,曾想讓孩子輟學打工。老師認為,林延漢成績好,不應該就此放棄學業,就幫他們向學校申請減免學費,林延漢這才讀完了高中。
如今林延漢考上大學了,學費卻沒著落,這個“巨石”一直壓在林延漢一家的心頭。他們希望能有好心人幫他們渡過難關。